SARS亦曾調 遭投訴味濃烈

2003年本港爆發SARS,水務署亦有增加食水的氯氣含量,同樣由每公升1毫克加至1.2毫克,惟之後有市民反映,食水氯氣濃烈,該署當時解釋,可能與市民用水量增加有關,食水停留在水管時間較短,殘留氯氣相對較多,故氣味較濃烈。

水署:保障輸送中衛生

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,水務署再次調升出廠食水的氯氣含量。水務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,該署因應疫情採取審慎措施,經處理食水的餘氯含量由每公升1毫克加至1.2毫克,以加強保障食水在輸送和貯存過程中保持清潔衛生。

發言人稱,水務署供應的食水都經過濾水廠嚴格處理及消毒程序,確保食水清潔衛生,符合香港食水標準,才供給市民飲用。食水處理過程中會加入氯氣,除清除水中的病原體外,亦使經處理的食水含適量的餘氯,讓食水在輸送和貯存過程中保持清潔衛生。

水務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漢輝表示,食水增加氯氣與東江原水無關,他說東江水經全長約59公里的密封管道輸港,「路途相當遙遠」,運送途中遭生活污水污染的可能不大,原水到達本港後再分發到多間濾水廠處理,最後一個程序是消毒,將過濾後的原水加入氯氣及臭氧消毒,當中臭氧是強力的消毒劑,但投放後不會在水中殘留,故仍需加入氯氣,以保持在輸送過程中含有殘餘氯。

陳漢輝:水管滲漏或污染食水

陳漢輝認為,水務署增加食水氯氣含量至每1.2毫克水平合適,仍遠低於世衛建議等於或低於5毫克的劑量。他又說,食水出廠後,經過數十公里長的水管及輸水設施如配水庫,最後入屋,途中可能有水管爆裂滲漏,令食水受污染,增加氯氣含量可提升殺病菌及病毒的能力。

據了解,氯氣本身揮發性強,食水出廠前會加入同樣劑量的氯氣,但由於輸出時間有先後,或會影響餘氯濃度,較遲出廠的食水餘氯或會較低,故水務署因應疫情,提升餘氯濃度20%,令整體食水餘氯均達到一定水平。

資料顯示,水務署轄下的,於濾水廠2018/19年度合共使用1620公噸液態氯,用作食水消毒,涉及總成本約3739萬元

資料來源 : 明報